跳到主要内容

中国广东省HIV/ hcv合并感染患者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网络

摘要

背景

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中很常见,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传播途径。本研究旨在了解广东地区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HCV亚基因型特征,探讨HCV分子传播网络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从356例HIV/HCV合并感染患者中获得HCV血浆样本NS5B区域测序。构建邻居连接系统进化树,鉴定HCV亚基因型。基于最大似然系统发生树的传播网络由Cluster Picker确定,并使用Cytoscape 3.2.1进行可视化。

结果

从356份血浆样本中成功扩增出302条HCV NS5B序列。基于302个NS5B序列的邻居连接系统进化树揭示了广东地区HIV/HCV合并感染患者中HCV亚基因型的流行情况。其中优势菌株为6a(58.28%, 176/302)和1b(18.54%, 56/302),其次为3a(10.93%, 33/302)、3b(6.95%, 21/302)、1a(3.64%, 11/302)、2a(0.99%, 3/302)和6n(0.66%, 2/302)。构建了5个主要HCV基因型的分子传播网络,聚类率为44.04%。亚基因型1a、3a、3b、1b和6a的聚类率分别为18.18%(2/11)、42.42%、52.38%、48.21%和44.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婚姻状况外,性别、年龄、传播途径、地理区域、基线CD4 + T细胞计数和亚基因型对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影响(P > 0.05)。已婚或同居人群(与未婚人群相比)更难形成传播网络。

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HCV NS5B亚基因型,揭示了广东地区HIV/HCV合并感染患者HCV亚型的多样性和分布。婚姻状况可能是影响HCV传播网络形成的因素。

简介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如肝硬化、脂肪变性和肝细胞癌[1].HCV显示出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并已分化为7个主要基因型和大约100个亚基因型[2].不同的基因型和亚基因型在临床结果、治疗反应和流行病学方面存在差异。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很常见,因为它们有共同的传播途径,包括受污染的输血、性交和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头。中国hiv阴性患者的HCV患病率(HCV抗体阳性)为0.60%,而hiv感染者的HCV患病率显著高于hiv感染者。Data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Free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Program from 2010 to 2011 showed that 18.2% of 33,861 HIV-infected patients were co-infected with HCV [3.].在中国hiv感染者中,HCV的总体患病率估计为25.5-29.1%,其中静脉吸毒者和既往献血者的HCV合并感染率最高,超过80% [4].艾滋病毒感染加速了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进展;因此,HCV合并感染已成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5].

病毒序列数据,如HIV-1的病毒序列数据,可用于重建分子传播网络,逼近传播网络,反映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途径[6].了解病毒的传播网络对于成功实施治疗和预防战略至关重要[789].基于HCV全基因组的传播网络能更好地反映真实的传播关联。然而,由于HCV的多样性和二级结构,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获得大样本的全基因组序列。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聚类分析通常使用短序列[10],以及非结构5B病毒区(NS5B)被认为是HCV基因型和亚基因型鉴定的重要靶点[111213]并已应用于丙肝病毒传播网络的分析[14151617].

系统发育分析已成功用于识别和解剖HIV-1传播簇。了解传播群的结构和特征有助于识别潜在的传播伙伴,揭示不同人群之间的联系,对设计干预方案很重要[18].近年来,许多HCV分子传播网络已使用先前开发的HIV序列数据方法重建[16].广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人口最多、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广东省自2005年起每年呈报的丙型肝炎个案数目持续上升[19].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描述了中国广东省HIV/HCV合并感染患者中HCV分子传播网络的传播模式和影响因素。

材料与方法

研究人群

血浆样本NS5B测序来自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招募的356例HIV/ hcv合并感染患者。纳入标准如下:(1)入组时年龄大于18岁,(2)HIV-1 ELISA阳性(中国北京万泰),验证性Western blot(新加坡MP生物医药),(3)抗HCV ELISA阳性(中国中山生物工程),检测到HCV RNA > 1000 IU/ml(中国广州达安基因有限公司)。排除标准如下:(1)HBV表面抗原(HBsAg) ELISA阳性(中国中山生物工程公司),(2)有其他病因引起的肝脏疾病的证据,(3)过度饮酒或使用肝毒性药物,(4)以前接受过抗病毒(HIV或HCV)治疗,以及(5)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严重细胞减少、怀孕、哺乳状态、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或艾滋病定义疾病的个体。在患者登记时获得人口统计学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传播途径、婚姻状况、地理区域和基线CD4 + T细胞计数,并通过图表审查提取。

RNA提取、扩增、测序

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使用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 (Qiagen, Germany)从140µl血浆中提取病毒RNA。丙肝病毒NS5B(H77: 7996-8638 nt)片段用PrimeScript One-Step RT-PCR试剂盒和Premix Taq (Takara Bio, Dalian, China)进行扩增。的NS5B片段用内部简并引物扩增(表1)在以下条件下:95°C持续3分钟,然后第一轮95°C持续30秒,55°C持续40秒,72°C持续60秒,95°C持续2分钟,接着第二轮95°C持续25秒,55°C持续40秒,72°C持续40秒,35个循环。PCR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阳性产物用引物R2送基因组学公司(天翼汇源,中国)测序。

表1 HCV引物NS5B按基因型划分地区

HCV亚基因型的鉴定

利用BioEdit 7.0软件对所获得的序列进行反向补体测定和比对。然后,使用来自Los Alamos HCV序列数据库(https://hcv.lanl.gov/).所有序列都是手动编辑的。HCV亚基因型的划分基于系统发育分析NS5B地区序列。采用Kimura 2参数替代模型构建邻居连接系统发育树,并采用MEGA 6.06进行1000个重复的bootstrap方法进行评价。

丙型肝炎分子传播网络分析

输电网络分析流程图包括四个步骤[20.].首先,利用PhyML 3.0构建GTR + G + I核苷酸取代模型的最大似然系统发生树(ML树)。在1000个重复的Shimodaira-Hasegawa (SH)支持下,采用近似似然比检验(aLRT)的分支支持来确定系统发育树的可靠性[21].第二,聚类选取器[22]用于确定簇内最大成对距离< 4.0%每个位点核苷酸取代的额外传播簇[23]且自举支持值≥0.9。第三,使用Mega 6.0.6计算Tamura-Nei 93成对遗传距离,以定义一个聚类内的联系。最后,利用Cytoscape 3.2.1对网络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http://cytoscape.org).

统计分析

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IBM SPSS V25.0 (SPSS Inc.)进行统计分析。芝加哥,IL)。分类变量比较使用费雪精确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与聚类内传播相关的潜在因素。考虑的变量包括性别、年龄、传播途径、婚姻状况、地理区域、基线CD4 + T细胞计数和HCV亚基因型。构建多元逻辑回归模型,选取与聚类内传播独立相关的变量。报告了95%置信区间(95% ci)的比值比(ORs)和调整比值比(aORs)。对于所有统计检验,评价双侧P值的显著性水平设置为0.05。

结果

参与者的特征

356份样本中HCV 302例(84.8%)NS5B序列扩增、纯化、测序成功。参与者的整体特征NS5B序列(n = 302)如表所示2.男性占研究人群的79.47%。80%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年龄小于50岁。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注射药物(65.89%),其次是异性性交(31.46%)。已婚或同居者占一半以上(69.54%),未婚者占22.52%。表中所述广东的地理区域2如图所示。1,大部分患者来自珠三角地区(56.62%)。共有75.83%的受试者表现出CD4基线+T细胞计数< 200个/mm3.

表2现有丙型肝炎患者的特征NS5BHIV/HCV合并感染的片段序列,2010-2013,中国广东
图1
图1

广东省的地理区域。广东的地理区域在地图上用不同的颜色表示。数据显示在表中列出的数据集上2和表4

HCV亚基因型测定

基于302的邻居连接系统发育树NS5B序列揭示了广东地区HIV/HCV合并感染患者中流行的HCV亚基因型(图2)。1).其中优势菌株为6a(58.28%, 176/302)和1b(18.54%, 56/302),其次为3a(10.93%, 33/302)、3b(6.95%, 21/302)、1a(3.64%, 11/302)、2a(0.99%, 3/302)和6n(0.66%, 2/302)。2010年与2013年HCV亚基因型分布无明显差异(表2)3.).

表3 2010-2013年广东省HIV/HCV合并感染患者HCV亚基因型分布情况(N = 302)

传输网络的识别

1a亚基因型11个,1b亚基因型56个,3a亚基因型33个,3b亚基因型21个,6a亚基因型176个NS5B序列用于2010年至2013年的分子传输网络分析。共鉴定出42个传播聚类,302例HIV/HCV合并感染患者中133例(总聚类率44.04%)。平均集群大小为3.24,最小为2个(19个集群),最大为11个(1个集群)。亚基因型1a、3a、3b、1b和6a的聚类率分别为18.18%(2/11)、42.42%(14/33)、52.38%(11/21)、48.21%(27/56)和44.89%(79/176)(图)。2).

图2
图2

广东HIV/HCV合并感染患者HCV亚基因型的广泛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构造了邻居连接树NS5BHCV基因(H77: 7996-8638 nt),采用MEGA 6.0.6和Kimura 2参数替代模型,重复1000次。黑线为广东省HIV/HCV合并感染患者样本,红线为参考序列。与子类型相关的引导值显示在系统发育树中

在所有42组中,88.10%(37/42)至少有一名受试者来自IDU组,57.14%(24/42)至少有一名受试者来自HET组,只有4.76%(2/42)至少有一名受试者来自MSM组或输血组(图2)。3.).然而,当我们分析不同危险组的聚类率时,我们发现MSM组的聚类率高于其他组(66.67% vs.约40%)(表4).在聚集的133例个体中,57.89%(77/133)与不同地区诊断的病例相关。来自东部地区的个体的聚类率高于其他地区的个体(60.00% vs.约40%)(表4).

图3
图3

基因型1a-的系统发育分析及传播网络(一个),基因型1b- (B),基因型3a- (C),基因型3b- (D),以及基因型6a感染(E)人。在PhyML 3.0中,利用最大似然方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NS5B地区。核苷酸取代模型为GTR + G + I。在圆树中,带红点的红线表示聚类内的样本,带黑点的黑线表示非聚类内的样本,不带点的黑线表示参考序列。在传输网络中,广东的各个地区都用颜色编码。不同形状代表不同的危险人群:圆形:输血;方形:异性恋(HET);三角形:注射吸毒者;箭头:男同性恋者(MSM)

表4与集群内传播相关的因素

根据患者是否属于传播网络,性别、年龄、传播途径、婚姻状况、地理区域、基线CD4进行划分+检测T细胞计数和亚基因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婚姻状况外,其他因素均无显著影响(P > 0.05)。已婚或同居人群(与未婚人群相比,aOR = 0.496, 95% CI: 0.285-0.863)更难以形成传播网络(表2)4).

讨论

根据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数据,中国HCV亚基因型以1b(62.78%)和2a(17.39%)为主[24].HCV亚基因型在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华北地区HCV亚型主要为1b和2a型。而中国西南地区丙型肝炎病毒3b亚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25], HCV 6a是华南地区最常见的基因型[192627].

本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HIV/HCV合并感染患者中HCV亚型以6a(58.28%, 176/302)为主,其次为1b(18.54%, 56/302)、3a(10.93%, 33/302)、3b(6.95%, 21/302)、1a(3.64%, 11/302)、2a(0.99%, 3/302)、6n(0.66%, 2/302)。广东HIV/HCV合并感染者的主要HCV亚基因型与广西相似(6a (46%), 3a (20%), 3b (16%)) [27]但与云南不同(3b (37.62%), 3a (23.76%), 1b (16.34%)) [28].丙肝病毒基因型在亚太地区各不相同[29],丙肝病毒感染和艾滋病毒感染的共同传播途径是共用受污染的注射器具、性传播和血液相关传播[29].广东和广西在地理上靠近东南亚以及毒品贩运和使用的存在可能解释了HIV/HCV合并感染者中HCV基因型分布的相似性。与越南接壤的广西可能是第一个签订6a合约的地区。基因型6a从越南传入广西,然后通过贩毒路线和IDU网络进一步传播到广东[282930.].

广东地区HCV单一感染者中以1b型(67.7%)为主,其次为6a型(17.2%)、3a型(6.1%)、2a型(5.0%)、3b型(2.0%)、4a型(1.0%)和5a型(1.0%)[31],这与在HIV/HCV合并感染患者中发现的截然不同。HCV基因型分布在单一感染和联合感染之间的差异最有可能是由于传播途径的不同,输血是单一感染中更常见的途径,注射药物是联合感染中更常见的途径[1931].

在中国,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HCV单感染患者的实际疗效研究表明,在大多数HCV基因型中,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率大于90% [3233].与慢性丙型肝炎(98.15%)和未治疗组(97.69%)相比,有代偿性肝硬化(92.73%)和既往治疗经历的受试者(77.78%)的SVR率显著降低[33].现有的DAA方案对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耐受性良好,治疗效率高,与单一HCV感染患者的疗效相似。不同CD4基线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接受DAA方案伴或不伴Peg-IFN和RBV患者的t细胞计数[34].

在本研究中,约44%的HIV/HCV合并感染患者是HCV传播网络的成员,这与中国德宏市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聚类率一致[17[39.1%, 95/243],但高于澳大利亚HCV感染患者的聚类率(20.76%,49/236)[9]及加拿大温哥华(31.14%,156/501)[35].亚型3b和亚型1b容易形成传播聚类,聚类率较高,分别为2.38%和48.21%。这表明,与其他亚基因型相比,这两种亚基因型在某些高危人群中具有持续性传播。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传播途径、地理区域、基线CD4 + T细胞计数和亚基因型均不是患者是否进入传播网络的影响因素。已婚或同居人群比未婚人群更难形成传播网络4),这可能是由于已婚人士或同居人士的性伴侣相对固定,他们发生高风险行为的概率较未婚人士低。超过80%的群集至少包含一名来自IDU组的受试者,在最大的群集中,超过60%的节点来自IDU组(图2)。3.).这些结果提示,在今后的防控工作中,应更加重视注射毒品问题。

我们的研究有几个局限性。首先,我们的观察是基于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在广东省合并感染HIV/HCV的个体。较短的招聘期限可能会影响广东地区HCV流行率的判断。其次,我们重点研究了以IDU和异性接触为主的合并感染的主体。这些特定人群可能会使推断的促进HCV传播聚类的因素产生偏差。无论如何,我们确实在探索HCV传播网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这可能有助于阻断HCV在HIV个体和普通人群中的传播。

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系统发育分析的特点,概述了中国广东省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HCV传播网络。总聚类率为44.04%,不同亚基因型在18.18% ~ 52.38%之间。性别、年龄、传播途径、地理区域、基线CD4 + T细胞计数和亚基因型不是影响因素,但婚姻状况是受试者是否进入传播网络的影响因素。在今后的防控工作中,应注意未婚人群和注射毒品感染患者的合并感染。

数据和材料的可用性

本研究中使用和/或分析的数据集可根据合理要求从通讯作者处获得。

缩写

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优势:

调整优势比

aLRT:

近似似然比检验

DAA: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

丙肝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艾滋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ET:

异性恋

IDU:

注射吸毒者

男男同性恋者:

和男人做爱的男人

毫升树:

最大似然系统发生树

NS5B:

5 b类型

口服补液盐:

优势比

承宪:

Shimodaira-Hasegawa

SVR:

持续的病毒学反应

95%顺式:

95%置信区间

参考文献

  1. 蔡华,姚伟,黄娟,等。载脂蛋白M是一种新型丙型肝炎病毒(HCV)颗粒相关蛋白,有助于HCV组装并与E2蛋白相互作用。抗病毒决议2020;177:104756。https://doi.org/10.1016/j.antiviral.2020.104756

    文章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2. 张建平,李志强,张志强,等。丙型肝炎病毒扩展分类为7个基因型和67个亚型:更新的标准和基因型分配网络资源。肝脏病学。2014;59(1):318 - 27所示。https://doi.org/10.1002/hep.26744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3. 张峰,朱辉,吴勇,等。2010-12年中国国家免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计划患者的HIV、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一项回顾性观察队列研究《柳叶刀》,2014;14(11):1065-72。https://doi.org/10.1016/s1473 - 3099 (14) 70946 - 6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4. 金志智,刘旭,丁悠悠,等。中国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的癌症危险因素: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科学通报2017;7(1):4890。https://doi.org/10.1038/s41598-017-05138-x

    文章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5. 陈伟,廖波,胡峰,等。中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患者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流行病学变化PLoS ONE。2016; 11 (9): e0161844。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61844

    文章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6. 杨晓东,杨晓东,杨晓东,杨晓东,Esbjörnsson基于序列数据的HIV-1传播聚类分析。艾滋病。2017; 31(9): 1211 - 22所示。https://doi.org/10.1097/QAD.0000000000001470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7. Matías-Florentino M, Chaillon A, Ávila-Ríos S,等。墨西哥城艾滋病病毒耐药性在传播集群内传播。中国生物医学杂志。2020;75(3):656-67。https://doi.org/10.1093/jac/dkz502

    文章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8. 袁浩,刘震,吴霞,等。中国男男性行为者HIV-1主要亚型的进化特征和遗传传播模式国际传染病杂志;2020;30(4):344 - 344。https://doi.org/10.1016/j.ijid.2019.10.035

    文章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9. SR Bartlett, Wertheim JO, Bull RA,等。最近在HIV携带者和非HIV携带者中丙型肝炎感染的分子传播网络:对靶向治疗策略的影响。病毒肝炎杂志,2017;24(5):404-11。https://doi.org/10.1111/jvh.12652

    文章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10. 李国强,李国强,李国强,等。丙型肝炎病毒遗传区域对系统发育聚类分析的影响。PLoS ONE。2015; 10 (7): e0131437。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31437

    文章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11. 聂斌,张刚,郭勇,等。基于NS5B区域的中国四川省患者HCV亚基因型的系统发育分析中华分子医学杂志,2015;36(4):1028-34。https://doi.org/10.3892/ijmm.2015.2321

    文章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12. 申格JA,欧台波GN,奥拉eye DO。尼日利亚HIV/ HCV合并感染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的系统发育分析PLoS ONE。2019; 14 (2): e0210724。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10724

    文章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13. 刘志刚,李志刚,李志刚,等。突尼斯血液透析患者分离株HCV的系统发育分析。病毒免疫杂志,2013;26(1):40-8。https://doi.org/10.1089/vim.2012.0043

    文章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14. 罗孟德,李志强,李志强,等。2015年,庞大的HCV传播网络使得印第安纳州农村地区的艾滋病毒疫情迅速爆发。EBioMedicine。2018; 37:374 - 81。https://doi.org/10.1016/j.ebiom.2018.10.007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15. 阮涛,陈文杰,马伟婷,等。通过超深度测序,hiv -1阳性和hiv -1阴性男性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共享HCV传播网络。中国生物医学杂志,2019;29(1):457 - 457。https://doi.org/10.1097/QAI.0000000000002099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16. 贾诺娃-拉耶娃L, Dimitrova Z,阿列克谢耶夫I,等。丙肝病毒在保加利亚高风险社区的传播。PLoS ONE。2019; 14 (3): e0212350。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12350

    文章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17. 王玉凯,陈晓春,王建彪,等。2016年云南省德宏傣族和景颇族自治州新报告的HIV/HCV合并感染HCV基因型分子传播聚类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2):191-5。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9.02.013

    文章中科院谷歌学者

  18. 李霞,高锐,朱凯,等。基因传播网络揭示了HIV-1 CRF01_AE在中国的传播模式。性传播感染。2018;94(2):111-6。https://doi.org/10.1136/sextrans-2016-053085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19. 闫娟,付小斌,周鹏,等。广东省吸毒人群复杂HCV亚型扩展中国传染病杂志,2019;73:139-45。https://doi.org/10.1016/j.meegid.2019.04.031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0. 李霞,薛勇,林勇,等。HIV-1 CRF01_AE在上海MSM人群中的进化动态和复杂的遗传传播网络模式科学代表2016。https://doi.org/10.1038/srep34729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21. Anisimova M, Gil M, Dufayard JF, Dessimoz C, Gascuel O.分支支持方法的调查证明了基于可能性的快速逼近方案的准确性、威力和鲁棒性。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1;30(5):685-99。https://doi.org/10.1093/sysbio/syr041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22. 罗丝R,拉默斯SL, Dollar JJ,等。用聚类选择器和HIV-TRACE识别传播簇。艾滋病研究。2017;33(3):211-8。https://doi.org/10.1089/AID.2016.0205

    文章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23. 张晓明,李志强,张志强,等。高危人群中c型肝炎病毒纵向聚类的复杂模式感染Genet Evol, 2018; 58:77-82。https://doi.org/10.1016/j.meegid.2017.12.015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4. 张颖,陈琳,何敏。中国大陆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和亚型分布。病毒J. 2017。https://doi.org/10.1186/s12985-017-0710-z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25. 李强,姚勇,沈勇,等。云南省HCV基因型分析病毒基因,2017;53(2):190-6。https://doi.org/10.1007/s11262-016-1420-0

    文章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26. 吴涛,熊林,王峰,等。进化分析揭示海南岛hcv基因型独特的分布模式。细胞物理生物化学,2016;39(1):316-30。https://doi.org/10.1159/000445626

    文章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27. 谭勇,魏QH,陈丽娟,等。柳州市注射吸毒者HCV单感染和HIV/HCV合并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PLoS ONE。3 (10): e3608。2008;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03608

    文章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28. 张安敏,杨敏,高林,等。云南省hiv -1感染人群毒品注射与性传播合并感染HCV的流行特征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19;147:e261。https://doi.org/10.1017/S0950268819001365

    文章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29. 马田,田田,李伟,等。APASL关于丙型肝炎预防、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的共识声明和建议。国际肝病杂志,2016;10(5):681-701。https://doi.org/10.1007/s12072-016-9736-3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30. 付勇,秦伟,曹辉,等。HCV 6a在广东省的流行源于越南,最近传播到中国其他地区:系统地理学分析PLoS ONE。2012年,7 (1):e28006。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28006

    文章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31. 陈伟林,聂建民,蔡伟平,等。广东省HIV/HCV合并感染者和HCV单感染者丙型肝炎病毒(HCV)亚型分析中国肝病杂志,2011;19(10):729-933。https://doi.org/10.3760/cma.j.issn.1007-3418.2011.10.003

    文章中科院谷歌学者

  32. 杨勇,吴福平,王文杰,等。中国西北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1、2、3感染患者直接作用抗病毒治疗的实际疗效和安全性世界胃肠杂志,2019;25(44):651 - 60。https://doi.org/10.3748/wjg.v25.i44.6551

    文章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33. 夏华,吕成珍,王勇,等。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直接作用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国天津的真实单中心经验Front Pharmacol, 2020年。https://doi.org/10.3389/fphar.2020.00710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34. 李勇,李林,刘杰,等。使用抗-HCV直接抗病毒药物对HIV/HCV合并感染患者进行可耐受和可治愈的治疗:在中国的真实世界观察国际肝病杂志,2018;12(5):465-73。https://doi.org/10.1007/s12072-018-9891-9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35. 李志强,李志强,等。温哥华注射毒品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的系统发育聚类。中国肝病杂志,2014;60(5):1571-80。https://doi.org/10.1002/hep.27310

    文章中科院谷歌学者

下载参考

确认

作者感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辛若雷教授和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所的何翔教授对本文的专家指导。作者还感谢国家病毒资源中心(NVRC-PY-04)。

资金

本研究由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02030028)资助。

作者信息

作者及隶属关系

作者

贡献

YL, FH, XD和ZL构思了这项研究,并监督了研究的各个方面。XD和ZL参与实验。JL和WC收集了数据。YL, XD, ZL, WC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稿件。YL, FH, XD, FL。所有作者阅读并批准最终稿。

相应的作者

对应到Fengyu胡Yun局域网

道德声明

伦理批准并同意参与

本研究由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No. 201816107)批准。获得所有患者的书面同意。

发表同意书

不适用。

相互竞争的利益

作者宣称他们之间没有利益冲突。

额外的信息

出版商的注意

伟德体育在线施普林格自然对出版的地图和机构从属关系中的管辖权主张保持中立。

权利和权限

开放获取本文遵循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允许以任何媒介或格式使用、分享、改编、分发和复制,只要您对原作者和来源给予适当的署名,提供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链接,并注明是否有更改。本文中的图像或其他第三方材料包含在文章的创作共用许可协议中,除非在材料的信用额度中另有说明。如果材料未包含在文章的创作共用许可协议中,并且您的预期使用不被法定法规所允许或超出了允许的使用范围,您将需要直接获得版权所有者的许可。如欲查看本牌照的副本,请浏览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创作共用公共领域奉献弃权书(http://creativecommons.org/publicdomain/zero/1.0/)适用于本条所提供的资料,除非在资料的信用额度中另有说明。

转载及权限

关于本文

通过CrossMark验证货币和真实性

引用本文

邓X,梁Z,蔡w。et al。中国广东省HIV/ hcv合并感染患者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网络性研究J19, 117(2022)。https://doi.org/10.1186/s12985-022-01849-4

下载引用

  • 收到了

  • 接受

  • 发表

  • DOIhttps://doi.org/10.1186/s12985-022-01849-4

关键字

  • 丙型肝炎病毒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传输网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