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弥散性隐球菌病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特发性CD4 + T淋巴细胞减少: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摘要

背景

特发性CD4 + T淋巴细胞减少症(ICL)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缺陷综合征,不伴有各种机会性感染。隐球菌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最常见的机会感染。

方法

我们描述了一例ICL患者播散性隐球菌病伴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合并感染的病例,并回顾了所有已发表的报告。ICL共纳入26例隐球菌脑膜炎病例。

讨论

临床医生对ICL仍然知之甚少。ICL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多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头痛、发热,部分患者表现不典型,难以早期诊断。脑脊液的某些特征有助于预测该病的预后。隐球菌病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是罕见但严重的。

结论

我们建议在不寻常或复发性感染患者中评估CD4 + T细胞。由于对ICL的病理生理学了解甚少,目前还没有针对ICL的标准治疗方法。需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及早预防CD4细胞减少。

背景

特发性CD4 + T淋巴细胞减少症(ICL)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缺陷综合征,表现为CD4 + T淋巴细胞不明原因的减少,没有证据表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或任何其他原因的免疫缺陷[1].它被定义为至少两次有记录的CD4 + t细胞绝对计数< 300个/L或<淋巴细胞总数的20%,通常间隔两到三个月[2].ICL患者通常表现为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隐球菌感染是ICL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感染[1].隐球菌脑膜炎是最严重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3.45].在这里,我们报告一例ICL患者播散性隐球菌病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ICL在一些似乎具有免疫能力的患者中不应被忽视。

案例展示

1例44岁男性,因头痛10天无发热等症状就诊急诊科,医生给他开了一些止痛药。两周后出现发热、呕吐、谵妄、尿潴留等症状。他没有医疗或手术史,也没有吸毒或酗酒史。生命体征包括体温38.5℃,呼吸20次/min,心率97次/min,血压133/90 mmHg, O2环境空气饱和度97%。体格检查显示下肢肌肉力量下降,颈部僵硬,呈Kernig's和Brudzinki's阳性。

实验室检测结果如下:白细胞计数为15.3/mm3.(参考范围3.5-9.5 /mm3.),中性粒细胞为14.18/mm3.(参考范围1.8-6.3 /mm3.),淋巴细胞0.5/mm3.(参考范围1.1-3.2 /mm3.),高敏c反应蛋白26.5 mg/L(参考范围0 ~ 5mg /L),红细胞沉降速率46 mm/h(参考范围0 ~ 20mm /h),钾2.95 mm/ L(参考范围3.5 ~ 5.5 mm/ L),钠132 mm/ L(参考范围137 ~ 147 mm/ L),氯92 mm/ L(参考范围99 ~ 110 mm/ L),血清肌酐163 μM/L(参考范围40 ~ 106 μM/L)。肝脏生化测试正常。腰椎穿刺(LP)显示开压升高至> 40 cmH2O(1厘米高2O = 0.1 kPa)。脑脊液(CSF)分析为90 /mm3.白细胞(参考范围0-5 /mm3.),其中中性粒细胞占9%,淋巴细胞占86%。葡萄糖水平0.28 mM/L(参考范围2.5 ~ 4.44 mM/L),氯化物水平116 mM/L(参考范围119 ~ 129 mM/L),蛋白质水平0.898 g/L(参考范围0.15 ~ 0.45 g/L)。单纯疱疹、eb病毒、水痘、巨细胞病毒聚合酶链反应(PCR)均为阴性。抗酸染色阴性,印墨制剂阳性,隐球菌抗原76.6 μg/L阳性。真菌学培养阳性新型隐球菌变体。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没有脑积水的迹象。脑电图显示轻微异常,肺部CT扫描显示左肺下叶海绵状病变,双侧胸膜积液,右肺中叶有少量纤维性病灶(图。1).

图1
图1

肺部CT示左肺下叶海绵状病变,右肺中叶少量纤维灶,少量胸腔积液

进行了彻底的分析以排除免疫功能低下状态。HIV血清学和HIV RNA, T-SPOT。结核试验阴性,抗核抗体阴性,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正常。与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相关的抗ifn -γ自身抗体正常。随访期间患者淋巴细胞连续减少,表中CD4 + T细胞明显减少1

表1 CD4 + T淋巴细胞减少症患者血细胞计数

给予两性霉素B (0.7 mg/kg / d)和5-氟胞嘧啶(2.5 g/ 12 h)治疗,植入Ommaya储液器引流脑脊液。患者住院第二周病情恶化,脑脊液培养持续阳性,脑脊液隐球菌抗原升高(3097.6 μg/L)。住院第四周,患者右下肢出现带状弥散性丘疹,双下肢肌肉力量减弱,出现幻觉和幻听。脑脊液出血性,6 /mm3.白细胞和700 /mm3.红细胞。磁共振成像(MRI)显示额颞岛顶叶及左小脑半球皮层多发病灶及层状坏死。我们还观察到一些病灶出现脑积水,并伴有间质水肿(图。2).脑脊液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mNGS)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隐球菌阳性,开始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不幸的是,他最终在入院3个月后死于脑水肿和呼吸衰竭。

图2
图2

脑MRI扫描显示额颞岛顶叶及左小脑半球皮层多发病灶及板层状坏死,多处病灶出现脑积水,伴间质水肿

文献综述与讨论

ICL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现,发病率和病因不明,它被视为一种综合征,可能包括由CD4细胞数量减少引起的不同疾病。CD4是一种糖蛋白,表达在各种类型的辅助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表面。CD4 + T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可调节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活性,参与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和肿瘤监测。ICL患者会出现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6].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根据一系列研究,三分之一的病人感染隐球菌,而约10%的病人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7].258例ICL患者中隐球菌感染最为常见(26.6%),其次为分枝杆菌感染(17.0%)、念珠菌感染(16.2%)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13.1%)[8].

当患者出现不寻常或复发性感染时,应评估CD4 + T细胞。然而,感染可能与淋巴细胞变化有关,不可能确定这些变化是反映了原发性免疫缺陷还是对感染的反应。患者播散性隐球菌感染和疱疹病毒感染,无基础疾病,无HIV或结核病,但连续CD4 + T细胞低,持续3个多月。据报道,抗细胞因子自身抗体也与机会性感染有关,抗ifn γ自身抗体与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关,抗il -17自身抗体与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有关,抗il -6自身抗体与葡萄球菌感染有关[9].抗gm - csf自身抗体也在少数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发现隐球菌Gattii,但不是隐球菌neoformans1011].但大多数患者CD4 + T细胞正常或略低[12].

隐球菌性脑膜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临床医生对ICL仍然知之甚少。关于ICL和隐球菌脑膜炎的系统综述很少。1992年至2020年12月期间,对PubMed进行了系统搜索。使用以下搜索词的组合:隐球菌病、隐球菌感染、隐球菌脑膜炎、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症、ICL、HIV阴性CD4淋巴细胞减少症。纳入26例进行分析[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其中男性20例(76.9%),女性6例(23.1%)。诊断时中位年龄为42岁(范围4.5-75岁)。ICL患者的隐球菌病通常为亚急性或慢性病程,从出现症状到确诊需数周至数月[37].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发烧、恶心/呕吐和脑膜刺激。这26例患者的症状见表2.主要症状为头痛、发热(73.1%、61.5%)。恶心、呕吐和定向障碍也很常见。患者早期仅出现头痛症状。因此,部分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可能出现非典型性表现。

表2 ICL中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表现症状

对22例脑脊液进行分析,表中有充分信息3.1314151617181921222324262729313233343536].白细胞中位数为61个/μL(0 ~ 700个),主要由淋巴细胞组成,葡萄糖为39.1 mg/dL (1.98 ~ 87 mg/dL), 50%的患者低于40 mg/dL (1 mM/L = 18 mg/dL),蛋白质为116 mg/dL (20 ~ 266 mg/dL)。印度墨渍和隐球菌抗原滴度阳性率分别为12/14(86%)和15/16(94%)。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为18 /19(95%),仅1例隐球菌gattii其他的都是新型隐球菌。隐球菌性脑膜炎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预后不良与高龄(≥60岁)、实体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肝硬化、呼吸衰竭、长期ICU住院、皮质类固醇治疗和精神状态紊乱(昏迷、癫痫、疝)有关[38394041].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小于20个细胞/微升),低脑脊液葡萄糖,高脑脊液CrAg滴度(>:1024),高脑脊液打开压力(≥250 mm H2O)、较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隐球菌病的血行播散、脑积水和脑梗死均与不良预后有关[3840414243444546].

表3 ICL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表现特征

隐球菌感染和ICL发生皮肤带状疱疹的可能性增加[47].然而,由于缺乏系统分析,尚不确定这种合并感染是否会比单一感染更严重。我们认为患者病情恶化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活化有关。我们认为这可能还需要更多的病例或文献综述。

结论

低CD4 + T细胞计数是特发性CD4 + T淋巴细胞减少的特征,通常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或肿瘤。HIV阴性的机会性感染患者应进行ICL评估。在这里,我们报告一例播散性隐球菌病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合并感染,与不良后果。由于对ICL的病理生理学了解甚少,目前还没有针对ICL的标准治疗方法。目前研究的重点仍然是CD4 + T细胞减少的预防性治疗。

数据和材料的可用性

在这项研究中产生或分析的所有数据都包含在这篇发表的文章中。

缩写

ICL:

特发性CD4 + T淋巴细胞减少症

艾滋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CSF:

脑脊髓液

聚合酶链反应:

聚合酶链反应

CT:

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西班牙芒果:

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

gc: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参考文献

  1. Yarmohammadi H, Cunningham-Rundles C.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中华过敏与哮喘杂志,2017;19(4):374-8。

    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2. 疾病控制中心。不明原因的CD4+ t淋巴细胞耗竭的人没有明显的艾滋病毒感染-美国。MMWR Morb Mortal Wkly代表1992;41:541。

    谷歌学者

  3. 斯隆DJ, Parris V.隐球菌脑膜炎:流行病学和治疗方案。临床流行病学。2014;6:169-82。

    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4. 王志强,王志强,王志强,等。hiv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全球疾病负担:最新分析。《柳叶刀》感染杂志2017;17:873-81。

    文章谷歌学者

  5. 李志强,李志强,李志强,等。全身性真菌感染的直接费用和发病率。《价值健康》,2002;5:26-34。

    PubMed谷歌学者

  6. Gholamin M, Bazi A, Abbaszadegan先生,特发性淋巴细胞减少症。Curr Opin Hematol 2015;22:46。

    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7. 王晓燕,王晓燕,王晓燕,等。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症:自然史和预后因素。血。2008;112:287。

    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8. Ahmad DS, Esmadi M, Steinmann WC。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谱系。中华医学杂志,2013;3(2):37-47。

    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9. 传染病中的抗细胞因子自身抗体:发病机制和机制——科学指导。《柳叶刀》,2010;10(12):875-85。

    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10. 李志强,李志强,李志强,等。隐球菌脑膜炎后肺泡蛋白沉积症:可能的原因?BMJ案例代表2018。https://doi.org/10.1136/bcr-2017-222940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11. 郭春英,王淑云,施惠鹏,等。在没有肺泡蛋白沉着症的情况下,由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自身抗体引起的播散性隐球菌病。中国临床免疫杂志,2017;37:143-52。

    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12. 陈杰,陈思生,陈志强,陈志强,陈志强,等。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自身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隐球菌gattii在其他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MBio。5 (2): e00912-e914。2014;

    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13. 李晓明,李辉,李志强,等。弥散性隐球菌病累及大脑、脊椎和生殖器官的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1例。临床医学(伦敦)。2019; 19(2): 133 - 4。

    谷歌学者

  14. 李志强,李志强,李志强,等。一例未感染hiv病毒的隐球菌脑膜炎隐球菌抗原试验阴性。中国医学微生物学杂志,2018;36(3):439-40。

    PubMed谷歌学者

  15. Malone C, Gupta ND, Kothari A, Palacios E, Neitzschman H.本月放射学病例: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症。中国医学杂志,2017;169(3):85-7。

    PubMed谷歌学者

  16. 王志强,王志强,王志强,等。无原因抑制:特发性免疫缺陷的一例。Cureus》2018。https://doi.org/10.7759/cureus.2009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17. 史瑞布曼,诺伊斯,格纳帕凡,等。明显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隐球菌性脑膜炎:与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有关。实用神经。2018;18:166-9。

    PubMed谷歌学者

  18. 王志强,王志强,等。特发性CD4+ T淋巴细胞减少症患者的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2):619-23。

    PubMed谷歌学者

  19. 桑萨里奥G, Palmieri G, Viola G,等。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症并发慢性隐球菌脑膜炎难以诊断。神经科学,2011;32(3):519-24。

    PubMed谷歌学者

  20. 危及生命的无症状偶发瘤: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和机会性感染的一例报告。中华医学杂志,2010;34(2):344 - 344。

    PubMed谷歌学者

  21. 夏尔马A,拉尔V,莫迪M,等。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表现为难治性隐球菌脑膜炎。中华神经科学杂志,2010;13(2):136-8。

    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22. 王志强,王志强,等。特发性CD4+ t淋巴细胞减少症——诊断困境。印度医学杂志。2010;58:45-7。

    PubMed谷歌学者

  23. 李志强,李志强,李志强,等。特发性CD4+ t淋巴细胞减少伴隐球菌性脑膜炎:柬埔寨首例病例报告。热带科学,2009;39(3):176-7。

    PubMed谷歌学者

  24. Yilmaz-Demirdag Y, Wilson B, lower - nordberg M,等。特发性CD4(+) T淋巴细胞减少症儿童持续性隐球菌脑膜炎的白介素2治疗。过敏与哮喘杂志,2008;29(4):421-4。

    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25. 朱海东,朱海东,李志强,等。隐球菌脑膜炎在三级护理医院。日本新金学刊。2009;50(2):95-9。

    谷歌学者

  26. 李志强,李志强,李志强。隐球菌脑膜炎暴露性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症。神经科学。2007;55(3):312-4。

    PubMed谷歌学者

  27. 王志强,王志强,王志强,等。1例特发性CD4 T淋巴细胞减少症和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CD4(+) T细胞抗体的检测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9(1):344 - 344。

    谷歌学者

  28. Diamantis PK, Zacharenia S, Ireni K,等。复发性隐球菌脑膜炎暴露的特发性CD4+ T淋巴细胞减少。希腊首例病例报告。国际传染病杂志2005;9:347-8。

    谷歌学者

  29. Lepur D, Vranjican Z, barsiic B,等。特发性CD4+ t淋巴细胞减少——隐球菌性脑膜炎两例罕见病例。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51(2):E15-8。

    PubMed谷歌学者

  30. 聂泰MG, Brouwer AE, Hoogendoorn EH,等。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症:细胞因子产生缺陷和重组干扰素- γ治疗逆转。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39(9):e83-7。

    PubMed谷歌学者

  31. 张MC, Rachlis AR, Shumak SL.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一种神秘病因。协会。168(4): 451 - 2003; 2。

    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32. 何长龙,张建昌,徐志昌,等。一例hiv阴性患者并发CD4淋巴细胞减少和脑膜炎的肺隐球菌。呼吸医学,1998;92:120-2。

    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33. 李志强,李志强,李志强,等。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和特发性CD4细胞衰竭家族的侵袭性隐球菌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感染杂志》1997;5:1223 - 3。

    谷歌学者

  34. 李志强,李志强,等。肯塔基州hiv阴性“艾滋病”:一例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和隐球菌性脑膜炎。南方医学杂志,1994;87(7):751-2。

    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35. Ostrowski M, Salit IE, Gold WL,等。特发性CD4+ t淋巴细胞减少2例。协会。1993, 149(11): 1679。

    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36. Duncan RA, von Reyn CF, Alliegro GM,等。特发性CD4+ t淋巴细胞减少- 4例机会性感染,无HIV感染证据。中华实用医学杂志,1999,26(6):393-8。

    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37. 朱丽萍,吴建强,徐波,等。1997-2007年中国一家三级保健医院非hiv感染患者的隐球菌脑膜炎。中华医学杂志,2010;48(4):570-9。

    PubMed谷歌学者

  38. 陈超,思恩,林丽娟,等。台湾中部地区确诊脑隐球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后因素。J毒液动物毒素包括热带植物,2015;21:12。

    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39. Pappas PG, Perfect JR, Cloud GA,等。在有效的唑类治疗时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患者隐球菌病。临床感染杂志2001;33(5):690-9。

    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40. 洪长武,张文文,孔廷涛,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隐球菌脑膜炎发作的预测因素和长期结果BMC Neurol. 2014;14:208。

    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41. 吴建强,徐波,欧晓涛,等。隐球菌性脑膜炎死亡率相关因素。中华医学学报。2010;90(1):33-7。

    PubMed谷歌学者

  42. 戴蒙德RD,贝内特JE。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预后因素。对111例病例的研究。中华外科杂志,2004;30(2):366 - 366。

    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43. 李玉春,王景涛,孙海海,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非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及死亡率的比较中华微生物免疫感染杂志,2011;44(5):338-45。

    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44. 王晓燕,王晓燕,王晓燕,等。hiv感染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性病艾滋病。2011; 22(11): 665 - 70。

    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45. 卡贝洛Úbeda A, Fortes Alen J, Gadea I,等。隐球菌脑膜炎。haart前后的流行病学和死亡危险因素。医学临床(Barc)。2016, 146(9): 397 - 401。

    谷歌学者

  46. 王志强,王志强,等。隐球菌性脑膜炎不良结果的预测:多中心传染病国际研究计划(ID-IRI)隐球菌性脑膜炎研究的结果。中国临床微生物感染杂志,2018;37(7):1241-2。

    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47. 黄春春,王志强,王志强,等。隐球菌病和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症。医学。2007;86(2):78 - 92。

    PubMed谷歌学者

下载参考

确认

不适用。

资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项目资助号:2020KY604。

作者信息

作者及隶属关系

作者

贡献

LF以稿件的形式构思和设计案例报告。JZ, FL参与了患者的护理。所有作者都阅读并批准了最终的手稿。

相应的作者

对应到芳芳Lv

道德声明

伦理批准并同意参与

所有病人的信息都被删除了。患者提供口头知情同意。

发表同意书

不适用。

相互竞争的利益

作者声明没有利益竞争。

额外的信息

出版商的注意

伟德体育在线施普林格自然对出版的地图和机构从属关系中的管辖权主张保持中立。

权利和权限

开放获取本文遵循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允许以任何媒介或格式使用、分享、改编、分发和复制,只要您对原作者和来源给予适当的署名,提供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链接,并注明是否有更改。本文中的图像或其他第三方材料包含在文章的创作共用许可协议中,除非在材料的信用额度中另有说明。如果材料未包含在文章的创作共用许可协议中,并且您的预期使用不被法定法规所允许或超出了允许的使用范围,您将需要直接获得版权所有者的许可。如欲查看本牌照的副本,请浏览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创作共用公共领域奉献弃权书(http://creativecommons.org/publicdomain/zero/1.0/)适用于本条所提供的资料,除非在资料的信用额度中另有说明。

转载及权限

关于本文

通过CrossMark验证货币和真实性

引用本文

方玲,张娟,吕芳。弥散性隐球菌病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特发性CD4 + T淋巴细胞减少: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性研究J19, 38(2022)。https://doi.org/10.1186/s12985-022-01765-7

下载引用

  • 收到了

  • 接受

  • 发表

  • DOIhttps://doi.org/10.1186/s12985-022-01765-7

关键字

  • 隐球菌病
  • 隐球菌脑膜炎
  •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 特发性CD4 + T淋巴细胞减少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