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网络欺凌对青少年抑郁和自杀意念的影响:来自印度的一项为期三年的队列研究

摘要

背景

网络欺凌受害者被认为是一个涉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往往持续到成年。目前的研究探讨了青少年和年轻人中网络欺凌受害者与抑郁和自杀意念之间的纵向关系,考虑到在印度等资源匮乏的环境中缺乏此类研究。

方法

数据来自“了解青少年和年轻人的生活”(UDAYA- 2015-16和2018-19)调查,该调查在印度人口最多的两个邦北方邦和比哈尔邦进行。采用双变量和逻辑回归分析,分别对4428名和11,864名青少年(10-19岁)进行了研究,以实现研究目标。

结果

三年来,女性受访者中遭受网络欺凌的比例从3.8%上升至6.4%,男性受访者从1.9%上升至5.6%。约33%的女性和16.6%的男性在成年早期有抑郁症状。近7.5%的女性和2.3%的男性在过去一年中曾认真考虑过自杀。遭受过网络欺凌的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没有遭受过网络欺凌的青少年的2.07倍。同样,遭受过网络欺凌的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是没有遭受过网络欺凌的青少年的2.50倍。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欺凌的受害者有更高的抑郁症状和自杀念头的风险,这些负面影响持续的时间更长。因此,需要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来解决网络欺凌和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提高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对网络骚扰的细微差别的认识。

同行评审报告

介绍

过去几年的科技进步导致了社交互动的增加,这带来了负面影响,即网络欺凌[1]。青少年时期受欺负被认为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关系到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通常会持续到成年[23.]。网络欺凌的公开性、持久性(即通过他人的观点和传播导致反复骚扰的单一行为)和网络信息的渗透性等特征加剧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14]。多项研究表明,受到朋友或同龄人网络欺凌的青少年出现精神问题的风险更大,包括自尊心下降、孤独感、抑郁和自杀念头[567]。

重要的是,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受害者,即使受害程度较低,未来出现精神健康问题的风险也较高[7]。此外,一些横断面和纵向研究报告称,网络欺凌受害者与自杀意念、自残和自杀企图的风险增加有关[89101112]。现有文献研究了各种因素,如缺乏同伴支持、情商、暴力行为、物质使用以及使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网络欺凌受害者与各种形式的精神健康障碍之间的联系[11314151617]。此外,在多项研究中,由于接触网络欺凌,青春期女孩的心理健康比男孩更容易受到损害[1819]。据多项研究报道,女性青少年遭受网络欺凌的比例高于男性,这会导致精神问题和自杀意念[1120.]。

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在饮酒、吸烟或吸食非法毒品的青少年和年轻人中,抑郁症状和自杀念头增加了。21222324]。此外,较早的研究显示,个人的行为问题和抑郁情绪同时出现,会增加他们产生自杀意念的风险[25]。此外,通过家庭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来衡量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显著相关[2627]。对55项针对4至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的回顾显示,低社会经济地位与较高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有纵向关系。此外,处于社会经济不利地位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抑郁症和其他精神健康问题的可能性要高出两到三倍。28]。一份社会决定因素清单,即居住地、宗教、种族或民族、工作和教育,也被认为影响青少年和年轻人的抑郁和自杀念头,特别是在印度的情况下[242930.]。

几项研究调查了青少年和年轻人中网络欺凌受害与抑郁之间联系的潜在机制,发现绝望感[31],自尊心降低[32心理上的不安全感[33以及对孤独的恐惧增加[34调解这种联系。同样,情商[35]和抑郁症状[36]在网络欺凌受害者和自杀念头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缓冲作用。虽然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使用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它也有负面影响和公共卫生问题。由于互联网社区和社交网站、聊天室和移动电话等科技的使用增加,网络欺凌可能比传统欺凌发生得更频繁,影响更大[3738]。数字1展示了网络欺凌受害者如何导致低自尊、心理不安全感和对孤独的恐惧,从而导致抑郁和自杀意念。研究这种关联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干预措施在当前精神卫生政策中的重要性,以及支持精神卫生和反欺凌努力的现有多层次方法。

图1
图1

抑郁症和自杀思想的概念框架

在包括印度在内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承受着抑郁和从事危险行为的风险增加的双重负担,并可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健康负担[39]。因此,鉴于在印度等资源匮乏的环境中缺乏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青少年和年轻人中网络欺凌受害者与抑郁和自杀意念之间的纵向关系。在控制了青少年和年轻人的暴力行为、药物使用和同伴关系等几个混杂变量后,该研究还探讨了这些关联。

方法

学习设计和设置

本研究使用了“了解青少年和年轻人的生活”(UDAYA)调查的数据,该调查是在印度政府卫生和家庭福利部的指导下,由人口委员会在印度人口最多的两个邦北方邦和比哈尔邦进行的。40]。第一波调查于2015-2016年进行,后续调查于2018-2019年进行,历时3年。通过使用多阶段抽样程序,调查收集了有关家庭、媒体、社区环境和向青年成年过渡的质量指标的信息,并提供了对整个州以及两个州的农村和城市的估计。细节抽样在其他地方展示过[40]。北方邦和比哈尔邦的样本量分别为10,161和10,433名10-19岁的青少年。

在wave-1(2015-16)中,使用结构化问卷对20,594名青少年进行了访谈,回复率为92%。此外,在wave-2(2018-19)中,该研究再次采访了2015-16年成功访谈并同意再次访谈的参与者[40]。在符合重新访谈条件的20594人中,该调查重新采访了4567名未婚男性和12251名女性。剔除随访调查中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不一致的受访者(3%)后,最终随访样本男性4428人,女性11864人,随访率男性74%,女性81% [40]。在本研究中,2018-19年共有16292名年龄在13-23岁的青少年男性和女性,参与者在2015-2016年成功接受了采访,并同意再次接受采访。

结果变量

本分析包含第二波的抑郁症状和第二波的自杀意念作为结果变量。采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估抑郁症状[41];受访者被问及过去两周的症状。九个问题包括:(a)难以入睡或睡得太多,(b)感到疲倦或精力不足,(c)胃口不好或吃得太多,(d)难以集中注意力,(e)对做事没有兴趣或乐趣,(f)情绪低落,沮丧或绝望,(g)自我感觉不好,(h)行动或说话缓慢,(i)认为被访者死了会更好。上述所有问题都是按4个等级提出的,即0“完全没有”,1“一周不到一次”,2“一周或更多次”,3“几乎每天”。评分为27分egen命令。如果被调查者在0 - 27的量表上得分为5分及以上,则该变量记录为1“是”,表示符合抑郁症的标准;如果被调查者在量表上得分低于5分(0 - 4,最低),则记录为0“无抑郁症状”。4142]。第2波的“自杀意念”,如填报在过去1年内曾认真考虑过自杀,则记为1个“是”;如填报没有自杀意念,则记为0个“否”。[43]。

关键解释变量

主要的解释变量是第一波和第二波的网络欺凌受害者,网络欺凌受害者是通过以下问题来评估的:“是否有人用手机或短信打扰或骚扰你,或者传播关于你的恶毒言论或图片?”以及“有没有人利用互联网打扰或骚扰你,或者传播关于你的刻薄言论或照片?”的问题,如回答者对其中任何一个问题有肯定的答案,则分为1“是”;如回答者没有经历过透过流动电话/互联网的网络欺凌,则分为0“否”[44]。

其他解释变量

根据现有文献,选择了几个潜在的混杂因素并将其纳入当前的分析。药物使用是通过以下问题来评估的:“你曾经喝过酒吗?”和“你是否曾经消费过烟草制品?”、抽烟、吃面包、古特卡等?”如果受访者曾经吸烟或饮酒,则该变量被重新编码为1“是”,否则为“否”。暴力行为是用这个问题来评估的:“最近,我们听到很多女孩/男孩卷入打架。”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是否与其他女孩/男孩发生过肢体冲突,我的意思是,殴打其他女孩/男孩,扯头发,打耳光等等?”若被投诉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则记作1个“是”,否则记作“否”[40]。

年龄分为13 ~ 17岁、18 ~ 20岁和21 ~ 23岁。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婚姻状况分为单身和已婚。教育水平分为文盲、8岁以下和9岁以上。手机所有权被分类为“拥有手机”,如果被调查者拥有手机,“访问家庭成员的手机”,如果被调查者可以访问家庭成员的手机,否则“没有”,如果被调查者没有使用过手机。互联网接入被分为“是”和“否”两类。社交媒体的使用分为“是”和“不是”两类。同伴关系被分为“好的”有5个或更多的朋友,“坏的”有4个或更少的朋友。工作状态分为“是”在过去12个月内从事有偿工作和“否”在过去12个月内没有从事有偿工作。宗教分为印度教和非印度教。 Caste was categorized as schedule caste/schedule tribe (SC/ST), other background classes (OBC) and others. The SC/ST group consists of socio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populations, OBC refers to intermediate group of populations and others consist of people with comparatively higher socioeconomic status.

这项调查使用财富指数来衡量家庭经济状况,财富指数由家庭资产数据组成,包括对选定耐用品的所有权,包括交通工具,以及获得一些便利设施的数据。财富指数是通过将分数分配给一个家庭报告的资产或便利设施来构建的。这样构建的指数得分范围从0到57。然后根据指数得分对家庭进行排名。这个排名的样本被分为五组,即五组,每组包含相同数量的家庭,第一个五分位数代表最低(最贫穷)财富状况的家庭,第五个五分位数代表最高(最富有)状况的家庭。40]。居住地分为农村和城市。邦被划分为北方邦和比哈尔邦。所有解释变量均取自随访数据(波2),除了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不随时间变化。

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性和双变量分析得出初步结果。此外,还进行了逻辑回归,以检验第1波时个体、行为和生理变量与第2波时抑郁症状和自杀念头之间的关联。对多变量模型进行组装,模型1同时引入关键解释变量考察其相互独立性,模型2同时引入关键解释变量和其他变量进行调整。该模型通常被简化为如下形式:

左($ $ \ ln \ \ \压裂{π}{1 -π}\右)= \β0 + \β1 x1 + \点{\β}_M {x} _ {m - 1} $ $

在那里,β0…,βM回归系数表示某一特定解释变量对结果的相对影响。这些系数根据研究中分析的上下文而变化。结果以95%置信区间(CI)的优势比(OR)形式呈现。

结果

研究对象男性平均年龄17.79岁,女性平均年龄19.43岁。表格1显示青少年和青壮年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近一半的受访者年龄在18-20岁之间。大部分男性受访者(94.08%)未婚,而超过一半的女性受访者(50.79%)已婚。三分之二的男性受访者拥有自己的手机,而女性的这一比例仅为36.98%。同样,男性受访者的互联网接入和社交媒体使用率(分别为73.92%和62.47%)高于女性受访者(分别为33.64%和22.95%)。男性受访者比女性受访者有更好的同伴关系。男性受访者的工作参与率为44.65%,女性受访者的工作参与率为21.95%。调查对象以农村居民居多。

表1研究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在第一波到第二波期间,男性和女性受访者的网络欺凌受害率分别从3.76和1.86%上升到6.43和5.62%(图2)。2).约16.62%的男性和32.95%的女性受访者有抑郁症状。此外,女性的自杀意念患病率高于男性。在过去1年,约7.54%的女性受访者曾认真考虑过自杀,而男性受访者则为2.3%(图2)。3.).

图2
图2

青少年男女移动/互联网网络欺凌受害趋势(2015-2016 - 2017-2018)

图3
图3

在第二阶段有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的男性和女性的百分比

表格2分别显示了男性和女性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与不同社会人口变量的双变量关联的结果。在第一波经历过网络欺凌的青少年在第二波中抑郁症状(男性:25.8%,女性:41.5%)和自杀意念(男性:6.2%,女性:11%)的患病率更高。同样,经历过第二波网络欺凌的青少年有更高的抑郁症状患病率(男性:27.8%,女性:49.1%)和更高的自杀意念(男性:7.8%,女性:12.1%)。研究发现,在这两波中都曾遭受过网络欺凌的女性中,抑郁症状明显更为普遍。在第一波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在第二波有更高的抑郁症状患病率(男性:12.1%,女性:49.1%)和自杀意念(男性:7.8%,女性:12.1%)。

表2青少年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波2)与网络欺凌受害和其他背景特征的双变量关联

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的青少年抑郁症状估计值见表3..在波1和波2中遭受网络欺凌的青少年在波2中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没有遭受网络欺凌的青少年的1.58倍和2.45倍(模型1)。在对社会人口变量进行调整后,赔率的大小略有变化。与年龄较小的青少年(13-17岁)相比,年龄在18-20岁和21-23岁的晚期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几率明显更高(模型2)。

表3波2青少年抑郁症状背景特征的Logistic回归估计

青少年自杀意念的逻辑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经历过第二波网络欺凌受害、第一波抑郁和第一波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在第二波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分别是同龄青少年的2.87倍、1.74倍和2.25倍(模型1)。在控制了社会人口特征之后,赔率的大小略有变化。那些在波2中使用物质或有暴力行为的人更有可能产生自杀念头。18-20岁青少年(OR: 1.80;p= < 0.01, CI: 1.36-2.38)和21-23岁(p= < 0.01, CI: 1.19-2.18)与年龄更小(13-17岁)的同龄人相比,有自杀意念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女性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是男性的3倍(AOR: 3.16;CI: 2.46-4.05)(模型-2)。

表4第二波青少年自杀念头背景特征的Logistic回归估计

讨论

网络欺凌受害已成为数字化世界中的一种全球现象,主要在发达国家得到解决。为了解决在了解印度网络欺凌方面的研究差距,本研究首次阐明了印度青少年和年轻人网络欺凌受害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纵向联系。随着资讯及通讯科技(ict)的迅速发展和革命,青少年和年轻成人更频繁地使用智能手机设备、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服务,这使网络欺凌问题突然升级,导致受害者出现精神问题和消极想法[374546]。目前的研究发现,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网络欺凌受害者与抑郁和自杀念头有很强的联系。在调整基线特征后,网络欺凌受害与抑郁症状和自杀念头之间的关系在本研究的横断面期间更强。

在研究期间,通过手机或互联网遭受网络欺凌的总体发生率有所上升。同样,联合国的一项反复研究发现,2005年至2010年间,网络欺凌受害者的患病率从6%上升到11% [47]。这一增长表明,与过去相比,现在有更多的青少年能够接触到数字通信手段[48]。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献并不统一。在本研究中,网络欺凌受害的发生率低于印度其他研究报告[495051]。土耳其的一项临床研究发现,62.2%的青少年是网络欺凌的受害者,这一比例远高于非临床青少年样本[52]。我们的研究和其他研究中患病率差异的可能解释可能是由于方法,调查设计和互联网使用的获取和流行程度的变化。与先前来自印度的证据一致[4353],这项研究还发现,相当多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有抑郁症状和自杀念头,其中青少年和年轻成年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

我们的发现与之前的文献一致,即网络欺凌的受害者更有可能是女性。19455455]。Mesch(2009)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女性遭受至少一次网络欺凌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54]。这种性别模式可能是由文化刻板印象所描述的,男性受访者试图自己解决问题,避免报告受害情况,因为这样做可能会破坏他们的男子气概。相反,女性可能会鼓励报告受害情况,因为她们认为网络欺凌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并且更重视同伴关系。4555]。然而,很少有研究表明男性受访者更有可能成为网络欺凌的受害者[78],而另一项研究发现,在受害方面,性别没有显著差异[56]。在这方面有必要进行针对性别的研究。

此外,我们的发现与先前的研究一致,这些研究表明网络欺凌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71418]和自杀的念头[575859]。在研究的后续阶段,这种联系在经历过网络欺凌的人群中更为明显。Fahy et al.(2016)在他们的纵向研究中也发现,基线网络欺凌受害可以预测随访期间的抑郁症状[7]。同样,另一项纵向研究报告称,网络欺凌受害者预示着青少年的消极思想和自杀意念[56]。研究人员还将这种现象称为“网络自杀”,即受网络攻击经历影响的自杀行为。60]。先前的证据表明,被网络欺凌增加了产生悲观倾向的机会,如孤独,感觉失去人性和无助,导致更大的抑郁和自杀念头的风险[37455561]。一些文献也表明,网络欺凌受害者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会产生恶性循环。有抑郁症状或精神健康状况不佳的青少年可能更有可能使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来转移或隐藏他们的情绪。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网络欺凌的伤害,从而更容易产生严重的抑郁和自杀念头[8375961]。一些作者还认为,这些事件以双向的方式发生,例如抑郁症状可能是网络欺凌的原因或结果,反之亦然[374862]。

除网络受害外,在调整其他协变量后,基线抑郁、物质使用和暴力行为是抑郁和自杀念头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发现表明,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在面对诸如网络欺凌等负面经历时,可能更容易使用药物。这也可能反映出遭受网络攻击的青少年更有可能使用药物来应对这种情况[5557]。我们发现,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和抑郁基线与抑郁和消极思想密切相关,因为它们是相互关联的。暴力行为往往与焦虑并存,青春期是人们经常感到不满、怨恨或易怒的时期。这些情绪导致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导致抑郁和消极思想[6364]。

本研究揭示了不同社会人口特征中抑郁症和自杀意念患病率的差异。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和女性参与者比年轻人和男性参与者更容易产生抑郁和自杀念头。这一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生物学理论和发生在年长青少年和少女周围的同伴事件来解释。此外,青春期女性可能在某些领域对自己产生更多负面看法[2165]。研究结果还表明,单身是抑郁症状和自杀念头的保护因素。这可以部分解释为已婚女孩与未婚受访者相比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43]。这项研究表明,朋友过多会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和产生自杀念头,其原因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和同龄人群体中的不良生活事件。65]。然而,良好的同伴关系和社会联系对青少年和青壮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这项研究并非没有局限性。虽然我们使用纵向数据进行分析,但本研究中包括的所有测量都是自我报告的,这可能导致回忆和可取性偏差,特别是在更敏感的问题中。例如,一些受访者可能没有透露他们遭受网络欺凌的经历。此外,关于网络欺凌受害者的信息是在调查时从一个问题中得出的,但在本研究中没有考虑到经历的严重程度。此外,该研究使用了2015-2016年和2018-2019年的数据,因此对研究结果的解释无法衡量最近的持续情况,例如在线活动增加时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因此,上述情况可能会增加青少年和年轻人的网络欺凌受害率,这需要进一步调查。

结论

目前的研究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网络欺凌受害对青少年和年轻人的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欺凌的受害者患抑郁症和产生自杀念头的风险更高。因此,需要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来解决网络欺凌和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提高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对网络骚扰的细微差别的认识。此外,还应强调促进健康使用互联网,保护在线活动,并提供应对和寻求帮助技能的知识。《2014年国家精神卫生政策》将精神卫生视为我国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尽管如此,Rashtriya Kishore Swasthya Karyakram应该特别考虑青少年和年轻人中与网络欺凌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该计划的目标是青少年和年轻人。此外,政策规划方法应侧重于预防网络欺凌受害者的策略。可以在个人、家庭、社区、州和国家各级采取多层次办法,为该国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提供一个更安全的在线平台。

数据和材料的可用性

该研究的数据摘自人口理事会进行的两波“了解青少年和年轻人的生活(UDAYA)调查”。有关资料只可向下列人士索取:https://dataverse.harvard.edu/dataset.xhtml?persistentId=doi:10.7910/DVN/RRXQNT

https://dataverse.harvard.edu/dataset.xhtml?persistentId=doi:10.7910/DVN/ZJPKW5

参考文献

  1. 李晓明,李晓明。网络和移动技术对儿童的伤害:数字时代性和攻击性风险的性质、流行和管理。[J] .中华精神病学杂志,2014;55(5):635 - 654。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 Sigurdson JF, Undheim AM, Wallander JL,等。青少年时期被欺负或被欺负对成年后外化和内化心理健康问题的长期影响。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2015;9:1-13。

    文章谷歌学者

  3. 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等。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受害的预测因素:对澳大利亚中学生的纵向研究。[J] .心理学报。2015;30(5):667 - 690。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4. 《跟着你放学回家:网络欺凌受害者研究的批判性回顾与综合》。计算机工程学报。2010;26(2):397 - 397。

    文章谷歌学者

  5. Palermiti AL, serdio R, Bartolo MG,等。网络欺凌与自尊:一项意大利研究。计算机工程学报,2017;39(6):564 - 564。

    文章谷歌学者

  6. 范吉尔,韦德平,塔尼隆。同伴伤害、网络欺凌与青少年自杀关系的meta分析。JAMA pediatrics . 2014; 168:435-42。

    文章PubMed中科院谷歌学者

  7. Fahy AE, Stansfeld SA, Smuk M,等。网络欺凌参与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的纵向关联。青少年健康[J]; 2016;59(5):502 - 9。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8. Hinduja S, Patchin JW。欺凌、网络欺凌和自杀。《Arch Suicide》,2010;14:206-21。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9. 彭志,Klomek AB,李磊,等。中国青少年遭受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与自杀意念、自残和自杀企图的关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杂志,2019;19:1-8。

    文章谷歌学者

  10. 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等。心理健康危机的儿科急诊科访问:自杀青少年中网络欺凌的流行青少年社会工作[j] . 2016;33:469 - 472。

    文章谷歌学者

  11. Kim S, Kimber M, Boyle MH,等。青少年网络欺凌受害与心理健康、物质使用和自杀意念之间关系的性别差异中华精神病学杂志,2019;44(4):391 - 391。

    文章谷歌学者

  12. Bannink R, Broeren S, van de Looij-Jansen PM,等。网络和传统欺凌受害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和自杀意念的风险因素。公共科学图书馆。2014;9:11-6。

    文章中科院谷歌学者

  13. Litwiller BJ, Brausch AM。青少年自杀中的网络欺凌和身体欺凌:暴力行为和物质使用的作用。[J] .青年学报,2013;42(2):675 - 84。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14. 李建平,李建平,李建平,等。网络欺凌受害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人际和人际情绪能力的差异调节作用。[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0;31(2):391 - 391。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15. 金玉凯,陈建平,陈建平,等。美国青少年面对面和网络欺凌受害、抑郁症状和学习成绩之间的性别特定途径。儿童指数,2020;13:22 5 - 23。

    文章谷歌学者

  16. Price M, Chin MA, Higa-McMillan C,等。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的多种族受害者的普遍性和内化问题。中国医学杂志。2013;5:183-91。

    文章谷歌学者

  17. Sinclair KO, Bauman S, Poteat VP,等。网络和基于偏见的骚扰:与学术、物质使用和精神健康问题的关联。青少年健康[J]; 2012; 33(5):521 - 531。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18. 王晓明,王晓明。网络欺凌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华精神病学杂志,2010;31(1):391 - 391。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19. 金S, Colwell SR, Kata A,等。网络欺凌受害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性别和心理健康问题类型差异影响的证据[J] .心理学报,2018;47(4):661 - 672。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0. Barlett C, Coyne SM。网络欺凌行为性别差异的元分析:年龄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2014;40(4):474 - 488。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1. Kaur J, Cheong SM, Mahadir Naidu B,等。马来西亚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中华卫生杂志,2014;26:53 s - 62。https://doi.org/10.1177/1010539514544356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2.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等。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儿科与青少年医学杂志。2004;158:760-5。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3. 非法药物使用、酒精使用、烟草使用和抑郁症状如何影响青少年自杀意念:2011年青少年危险行为调查的二次分析。疾病与健康护理。2015;36:614-20。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4. Chauhan S, Srivastava S, Kumar P,等。青少年物质使用与身体活动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材料学报,2020;26(1):1 - 7。

  25. 青少年早期男孩行为问题与抑郁症状的共现:ⅱ。8年级随访2年。发展精神病学杂志。1992;4:25 - 44。

    文章谷歌学者

  26. 周强,范磊,尹铮。中国青少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来自全国家庭调查的证据。精神病学杂志,2018;259:81-8。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7. shahm, Dhaheri FA, Albanna A,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青少年抑郁症状的自尊和其他风险因素。科学通报,2020;15:e0227483。

    文章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28. 李丽娟。社会经济不平等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系统综述。社会科学与医学,2013;90:24-31。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9.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等。加勒比地区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社会决定因素:系统回顾。中华卫生杂志,2017;17:577。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30. Kumar P, Srivastava S, Mishra PS,等。抑郁症状、缺乏运动和物质使用是否催化了青少年的自杀倾向?来自横断面研究的证据。儿童与青少年服务,2020;119:105661。

    文章谷歌学者

  31. 褚晓伟,范春英,刘琦琦,等。中国青少年网络欺凌受害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绝望作为中介和自我同情作为调节因素的研究计算机工程学报。2018;36(6):377 - 386。

    文章谷歌学者

  32. 钟敏,黄鑫,Huebner ES,等。儿童欺凌受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 .心理疾病学报,2011;29(4):322 - 322。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33. 牛刚,何军,林生,等。网络欺凌受害与青少年抑郁:心理安全的中介作用和成长心态的调节作用。国际环境与卫生杂志,2020;17(3):468。

    文章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34. Varela JJ, Hernández C, Miranda R,等。网络欺凌的受害者:大流行期间智利青年和成年人的孤独和抑郁。国际环境与卫生杂志,2022;19:5886。

    文章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35. 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等。青少年网络欺凌受害、自尊与自杀意念:情商是否起缓冲作用?中华精神病杂志,2018;9:367。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36. 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等。回顾性网络欺凌与自杀意念:抑郁症状、感知负担和受挫归属感的中介作用。[J] .中文信息学报,2018;33(2):662 - 662。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37. Bottino SMB、Bottino CMC、Regina CG等。网络欺凌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系统综述。Cad Saúde Pública。2015; 31:463 - 75。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38. 网络欺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中华心理医学杂志,2018;19:39 - 43。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39. 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等。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中低收入国家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和危险行为[J] .中华精神病学杂志。2009;31(1):357 - 357。

  40. 人口理事会。了解印度北方邦青少年和年轻人的生活(UDAYA)。2016。

    谷歌学者

  41. 克伦克K,斯皮策RL,威廉姆斯JB。PHQ-9:一个简短的抑郁症严重程度测量的有效性。[J]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1;16:606-13。

    文章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42. 青春期抑郁症状与自我报告月经不规律的关系:来自UDAYA的证据。中华卫生杂志,2016;22(2):1 - 9。

    谷歌学者

  43. Kumar P, Srivastava S, Mishra PS,等。青少年的自杀意念——性虐待、抑郁和冲动行为的作用。前沿精神病学。2021;12:1-11。

    谷歌学者

  44. Balachandran A, Santhya KG, Haberland N.探讨数字鸿沟比哈尔邦青少年和年轻人使用手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情况。UDAYA,新德里人口理事会;2020.

  45. Alhajji M, Bass S, Dai t。网络欺凌、心理健康和青少年暴力及其与性别和种族的关系:来自2015年青少年风险行为调查的数据。全球儿科健康。2019;6:1-9。

    谷歌学者

  46. 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等。青少年网络恶霸的特征、趋势和轨迹。Cureus。2020;12。2020年印刷前的Epub。https://doi.org/10.7759/cureus.9738

  47. 杨建军,李建军,李建军,等。中国青少年网络受害趋势:2000-2010年青少年网络安全调查的结果。青少年健康[J]; 2012;50(1):179 - 86。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48. Tsitsika A, Janikian M, Wójcik S,等。六个欧洲国家青少年的网络欺凌受害发生率及其与内化和外化问题的关联。计算机学报。2015;51(1):1 - 7。

    文章谷歌学者

  49. 张建军,李建军,李建军,等。印度青少年中欺凌行为的流行程度和形式。中华医学杂志,2020;10:213-6。

    文章谷歌学者

  50. 夏玛D, Kishore J,夏玛N,等。校园攻击:网络欺凌和性别问题。中华精神病学杂志,2017;29(2):1 - 5。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51. Venkataraghavan M.印度金奈青少年使用手机进行网络欺凌的研究。传媒学报。2021;5:19-30。

    文章谷歌学者

  52. g l H, Fırat S, sertelik M,等。土耳其临床青少年样本中的网络欺凌:问题智能手机使用,精神症状和情绪调节困难的影响。精神病学杂志,2019;29:547-57。

    文章谷歌学者

  53. Kamath P, Dsouza SM, Mahapatra S,等。印度在校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横断面研究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11;8:833。

    文章谷歌学者

  54. 梅斯GS。父母调解,网络活动和网络欺凌。网络心理学报。2009;12:387-93。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55. 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等。青少年网络欺凌受害、内化和外化问题:亲子关系和儿童性别的调节作用。中华精神病学杂志,2020;29。2018年出版前的Epub。https://doi.org/10.1017/S2045796018000653

  56. 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等。青少年网络受害与负性自我认知及抑郁症状的纵向与增量关系。[J] .心理学报,2016;44(4):1321 - 1332。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57. 刘建军,刘建军。网络欺凌对青少年自杀和自残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Prev Med. 2021;152。2021年印刷前的Epub。https://doi.org/10.1016/j.ypmed.2021.106684

  58. Kowalski RM, Giumetti GW, Schroeder AN,等。数字时代的欺凌: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的批判性回顾和元分析。心理学报。2014;140:1073-137。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59. John A, Glendenning AC, Marchant A,等。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伤害、自杀行为和网络欺凌:系统综述。[J]医学互联网学报,2018;2018年出版前的Epub。https://doi.org/10.2196/jmir.9044

  60. 阿尔宾卡。网络世界中的欺凌:网络空间受害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俄亥俄州网络欺凌立法的必要性。中华卫生杂志,2012;25(5):583 - 588。

    谷歌学者

  61. 张晓东,张晓东。青少年网络欺凌受害:与孤独感和抑郁情绪的关系。情感行为的困难。2012;17:31 61 - 74。

    文章谷歌学者

  62. 抑郁症状与年轻经常上网者网络骚扰之间的联系。网络心理行为。2004;7:247-57。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63. Mestre AL, Vidal EM, García PS.青少年罪犯和非罪犯的抑郁和攻击行为。Psicothema。2017;29:197 - 203。

    谷歌学者

  64. 郑志杰,宋刚,金凯,等。青少年焦虑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一项横断面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19;19:1-9。

    文章中科院谷歌学者

  65. 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等。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吉马镇青少年抑郁症及其决定因素科学通报。2021;16:1-13。

    谷歌学者

下载参考

致谢

该论文利用了作为人口委员会UDAYA研究的一部分收集的二手数据,该研究由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以及大卫和露西尔·帕卡德基金会资助。本研究没有收到额外经费。

资金

作者没有获得开展这项研究的任何资金。

作者信息

作者及单位

作者

贡献

构思并设计了研究论文:TM & CM;数据分析:CM;撰写稿件:PM、TM、CM;修改并定稿:CM, TM, PD & PM。所有作者都阅读、审阅和批准了稿件。

相应的作者

对应到Priya孔雀王朝

道德声明

伦理批准并同意参与

这些数据应要求可在公共领域免费提供,这项研究已得到新德里人口理事会审查委员会的核可。所有方法均按照相关指南和规定进行。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取得了参与者的知情同意。

发表同意书

不适用。

相互竞争的利益

作者声明,他们没有已知的竞争经济利益或个人关系,可能会影响本文所报道的工作。

额外的信息

出版商的注意

伟德体育在线施普林格·自然对已出版的地图和机构关系中的管辖权要求保持中立。

权利和权限

开放获取本文遵循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该协议允许以任何媒介或格式使用、共享、改编、分发和复制,只要您适当地注明原作者和来源,提供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链接,并注明是否进行了更改。本文中的图像或其他第三方材料包含在文章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中,除非在材料的署名中另有说明。如果材料未包含在文章的知识共享许可中,并且您的预期用途不被法律法规允许或超过允许的用途,您将需要直接获得版权所有者的许可。如欲查阅本许可证副本,请浏览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创作共用公共领域免责声明(http://creativecommons.org/publicdomain/zero/1.0/)适用于本文中提供的数据,除非在数据的信用额度中另有说明。

转载及权限

关于本文

通过CrossMark验证货币和真实性

引用本文

Maurya, C, Muhammad, T, Dhillon, P。et al。网络欺凌对青少年抑郁和自杀意念的影响:来自印度的一项为期三年的队列研究。BMC精神病学22, 599(2022)。https://doi.org/10.1186/s12888-022-04238-x

下载引用

  • 收到了

  • 接受

  • 发表

  • DOIhttps://doi.org/10.1186/s12888-022-04238-x

关键字

  • 青少年
  • 网络欺凌
  • 抑郁症状
  • 纵向研究
  • 自杀意念
Baidu
map